【早安·盱眙】受益人群广泛!民政部最新发声

日期:2025-10-16 10:15:12 |   作者: 行业新闻

  近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民政部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,并答记者问。一起关注——

  我国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,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、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,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。

  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“单人户”纳入低保;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,加强照料服务;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,大力推行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;全方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,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困难群众延伸。

  截至2024年底,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.6万个、床位799.3万张,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%提高到65.7%。

  这五年,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,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、老年助餐点8.6万个,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。

  高龄津贴、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、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。

  为了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,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,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,对经统一评估为中度、重度、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购买居家、社区、机构养老服务给予相应补贴。

  项目实施期为一年,今年7月起,率先在山东省等3个省份、辽宁省沈阳市等4个地市启动试点,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.6亿元,支持试点地区实施补贴项目。

  在消费券使用方面,本次补贴共设有长期入住养老机构、短期入住养老机构、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等4类消费券,合乎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可依据自己情况申领使用,在一些范围内按照比例抵扣相关费用。

  截至10月8日,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代办人已经领取了36.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,使用消费券24.32万次,核销金额1.82亿元。

  试点地区已有8600多个养老服务机构签订了诚信承诺书,申请参与补贴项目,民政部门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措施,启动线上线下不定期的检查抽查,严防虚假服务、以次充好等行为,保证服务“物有所值”。

  逐步把儿童福利保障的范围由孤儿、弃婴拓展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以及残疾儿童,还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等。

  集中养育孤儿、社会散居孤儿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%、32%和31%。

  持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功能优化,开展养育、医疗、康复、教育和社会工作等一体化服务。探索“开门办院”,为社会上有需求的儿童提供服务,推动全国600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,为困境儿童提供救助保护和关爱服务。

  全国已经累计配备乡镇(街道)儿童督导员4.2万名、村(社区)儿童主任58.3万名。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、信息核查、关爱服务等工作。

  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的基础上,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,分别惠及了1190万人和1648万人。

  “十四五”期间,“两项补贴”全国平均标准分别提高了31.9%和22.5%,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生活和照护困难。

  今年7月,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《》,这一个文件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这项服务作出的制度性安排。

  主要是以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为重点。对重度残疾儿童,通过相关机构发展托育、照护、康复、教育等服务;对就业年龄段的重度残疾人,在生活照料的基础上,支持开展自理能力、社会适应、职业康复等服务;对老年重度残疾人,依托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基本养老服务,加强护理照护。

  支持发展居家照护服务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养老、社区等服务设施为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,还要发展专业性托养照护服务机构,支持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收住重度残疾人。

  加大彩票公益金等资金对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倾斜支持,将“老年父母+残疾子女”家庭中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纳入中央专项财政补助范围予以支持。

  鼓励照护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康复辅助器具应用,将相关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。

  “十四五”期间,建成精神卫生福利院143个。深入开展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融合行动,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已经覆盖到89.4%的区县,1万多个康复机构服务精神障碍患者达到126万人。

  全国登记社会组织已达到了86.5万个,活跃在所有的领域,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创新、社区服务、乡村全面振兴等关键领域,日益发挥着协助政府、连接社会、服务群众的重要突出作用。

  目前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.6万家,较2020年增长了70%;年度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突破了2000亿元,慈善氛围更加浓厚。

  备案的慈善信托从2020年底的530单增加到目前的2570单,增长了近4倍;福利彩票累计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,在补充社保基金、扶老助残、救孤济困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  民政部依法指定的32家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,累计募集资金1600多亿元,大范围的使用在乡村振兴、扶弱济困和大病救助等领域。

  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顿优质的早餐不仅能给人提供充沛的能量,还为全天血糖稳定奠定基础,反之,如果早上吃得不健康,可能“毁”了一天血糖。

  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海翎表示,早晨吃以下5种食物会影响一整天的血糖,尤其是血糖本身就有问题的人。

  葱油饼在制作时要反复刷油,有些商家为了口感还会加很多盐,不仅会升高血糖,还会影响血压、血脂。

  水煎包的皮是精制面粉,升糖快;包子馅儿为了好吃会剁得特别碎,搅拌时还会放不少油,有的素馅儿里还会加粉丝,非常容易造成血糖短时间飙升。

  面包胚往往是白面做的,中间的肉大多是油炸的,再加上沙拉酱、番茄酱等酱料……碳水、高油、添加糖一起发力,不光血糖易飙升,长期吃这样的早餐还会让血脂出问题。

  大米熬得越久越稠,淀粉糊化越彻底,消化吸收就会越快,会导致餐后血糖难以控制。

  煎蛋在制作的步骤中会加入不少食用油,鸡蛋吸附油脂后热量会飙升,这样不仅会升高血糖,经常吃还可能会影响血脂。

  提醒:不要重复吃主食,比如吃了包子后还要再吃面条,或者吃了饭后再来一根玉米,每种主食都有碳水,一旦吃多了,身体消化不完,多余的碳水就会迅速转化成葡萄糖进入到血液中,导致餐后血糖急速升高。

  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乃倩表示,长期不吃早餐的人,肥胖和糖尿病风险会大幅度提升。而早餐吃不好血糖也会控制得不好,这与胰岛素分泌、肝糖异生、肌肉摄取葡萄糖等生理活动受昼夜节律调控有关。

 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冬梅表示,早餐的重要性在于它打破了夜间禁食状态。在8~12小时未进食的情况下,胰岛素敏感性会暂时降低,这时若摄入高碳水食物,血糖就容易飙升。

  对于血糖本身有问题的人来说,这种飙升幅度更大且维持的时间更长。而且,早餐后血糖上升过快还可能会引起午餐前反应性低血糖,促使午餐的摄入量增加。

  早餐吃得好有助于重建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,进而改善全天的血糖水平。

  一项发表在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》上的研究称,相比高碳水化合物(以吐司、烤面包等为主),摄入低碳水化合物早餐(富含蛋白质和脂肪,如鸡蛋、奶酪和牛油果)的人,全天血糖更稳定,餐后血糖峰值降低,血糖波动幅度更小。

  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,早餐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、动物性食物和奶豆坚果。

  粗粮富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升糖指数相比来说较低,并且饱腹感也更强,有利于餐后血糖的平稳。

  鸡蛋和肉是蛋白质、脂肪的大多数来自,可增加饱腹感和较大的食物产热效应,减少全天餐后血糖波动。

  这两类都富有丰富的蛋白质、钙质或膳食纤维,升糖指数都较低,有助血糖控制。

  坚果类可以当作早上的加餐吃,也可放在杂粮粥里,或撒在蔬菜沙拉里增加香味和口感。

  2021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称,早上8点30分前用餐的人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水平低,有助于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

  先吃蔬菜和蛋白质,最后吃主食。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之后发现,先摄入蛋白质或膳食纤维,间隔片刻再吃碳水化合物,可使健康人的血糖峰值降低40%。

  单位时间进食速度越快,血糖上升速度越快。有意识控制每口饭菜的量,尽量选小块食物。

  咀嚼次数可根据食物种类而定,如米粥等液体食物,一口咀嚼5~8次即可;香蕉、米饭、鱼肉等软食推荐一口咀嚼15~20次;牛排、花生等硬质食物,芹菜、燕麦等粗纤维食物,最好咀嚼30次以上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澳门没买到,上海也没买到,有人看到贝克汉姆空手离开!晚上他终于晒照:曼联款LABUBU,身披7号球衣

  40岁男子自制重卡房车单人单车出游:施工前自学电焊木工电工半年,网购原材料收了1500多个快递,花费的30万本是用来娶媳妇的

  51:44,共和党临时拨款法案未能获得推进!政府“停摆”已两周,美国用80亿美元研发经费发军饷,关键数据推迟发布,金价继续涨

  iPadOS 26.1 要来了,苹果 iPad 也能玩 Apple Vision Pro 应用

  苹果拓展Vision Pro生态,11 月官网上架索尼 PSVR2 Sense 控制器

  动摇索尼独供地位,消息称三星为苹果 iPhone 18 系列在美建新厂

  苹果M5 Vision Pro无官方以旧换新,初代用户升级需寻第三方渠道

  苹果 iPhone 17 Pro/Max 科技织物手机壳比精织斜纹好但不够出彩